“陈伯,你又去田里啦!”
“是啊,上次台风影响太大,我去看看蔬菜补种情况,马上秋收了,今年水稻长势也去看一看……”
这是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陈伯的工作日常。
今年是全国第一家村务监督委员会创立的20周年,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经过20年的实践深得群众认可。罗泾镇作为一座典型的农业镇,紧密结合“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有关要求,以“三个结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强化+规范”做法,助推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
“抓、促”结合,“清单化”明职责
罗泾镇坚持以“镇抓”带动“促村”,“清单化”厘清职责要求,帮助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好履职。
一方面,通过开展年初承诺、签订《履职尽责承诺书》、举办村务监督委员会培训会等方式,督促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做到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同时,逐步推进村纪检委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推动村纪检委员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为组建下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做好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定期下发工作提示、下沉指导等形式,明确村纪检委员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巩固“一季度一例会、半年一汇报、一年一报告”等工作机制,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做到正确履职。
“听、写”结合,“记实化”促管理
“在村干部的普遍认知中,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委会工作的帮助有限,但自推出《罗泾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指南》以来,村务监督委员会正逐步参与到村务监督当中,这对我们是督促更是激励。”某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
村务监督委员会正以落细落实的日常工作,对党务、村务、财务逐渐形成常态化规范管理。
通过参与“四议两公开”、主持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等流程的形式,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务决策当中的“监听”作用,及时了解村务动态并给予相应意见建议。
同时,根据《工作指南》的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做好会议记录、日常监督记录、村务及财务公开监督记录以及收集整理村民意见建议记录等,为村委会的工作提供监督保障。
“述、评”结合,“常态化”强监督
罗泾镇通过“述”与“评”相结合,扎实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常态长效机制化运作。
依托《罗泾镇基层纪检干部常态化履职工作机制》,镇纪委委员于每季度对村开展实地走访,对照季度工作提示的有关要求,听取村纪检委员对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情况,做到面对面、手把手指导。
镇社会事业办则会在每季度对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常态化工作评估,了解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执行情况,帮助各村务监督委员会查缺补漏,定期梳理问题清单并反馈至镇纪委监察办。
基层纪检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打通群众党风廉政建设“最后一米”的关键,是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关键枢纽。罗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实际,发挥“专责”引领助推作用,坚持实践,大力推动基层纪检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衔接,以夯实基层“末端监督”根基,更好提升监督工作质效,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施勰赟
摄:朱叶雯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