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军事院校史上有一所著名的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它的首任院长是陈赓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地点设在哈尔滨,又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哈军工1952年在哈尔滨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开始破土动工,1953年9月1日开始正式成立,招收第一批学员。
刚准备筹建时,陈赓大将还在朝鲜战场,特地将陈赓大将从朝鲜战场调回。
据说,刚准备筹建时,给予了特权,陈赓大将可以优先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机关单位抽调人才,各单位必须放人。
五十年代,我国有五大军事院校,具体如下:
院校名称 | 成立时间 | 地点 | 首任院长、政委 |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学院 | 1951年1月15日 | 南京 | 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 副院长:陈伯钧上将 副政委:钟期光上将 |
中国人民解放军 政治学院 | 1954年4月 | 南京 | 院长兼政委:罗荣桓元帅 副院长:萧华上将 副政委:莫文骅中将 |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工程学院 | 1953年9月1日 | 哈尔滨 | 院长兼政委:陈赓大将 副院长:刘居英少将 副政委:刘有光少将 |
中国人民解放军 高级步兵学校 | 1952年5月2日 | 南京 | 校长兼政委:宋时轮上将 第一副校长:姚喆中将 第二副校长:庄田中将 |
解放军后勤学院 | 1952年5月 | 北京 | 院长兼政委:邱会作中将 副院长:张池明中将 副政委:张平凯少将 |
现在很多人说哈军工当时是最好的军事院校,其实不是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哈军工不是当时是最好的军事院校:
1、从成立时间来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又叫南京军事学院)成立于1951年1月15日比哈军工早成立2年7个半月。
刘伯承元帅是解放后南京的首任市长。刘伯承元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南京、新中国解放后,刘伯承元帅对军事院校很重视,为了培养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适应的中、高级指挥员,经中央批准,在1951年1月15日,在原华北、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刘伯承元帅为首任院长。
2、从院长、副院长级别、军衔来看。
南京军事学院的领导军衔明显比哈军工的高。
刘伯承元帅>陈赓大将,而且以前刘伯承元帅一直是陈赓大将的上级。
南京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副政委都是上将,而哈军工的副院长、副政委仅仅是少将。
3、从学院的规模来看
1956年南京军事学院主要院系有战役、战史、高级速成、高级函授、政治速成、基本、情报、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12个系。
1955年时,哈军工主要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1960年又增设防化系。
南京军事学院的院系更齐全。
4、从培养的人员来说
哈军工培养目标为研究、设计、制造方面的军事工程师。
而南京军事学院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指挥员。
南京军事学院的基本任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人民解放军丰富的作战经验,学习其它国家军队的有益经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有军事、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培训能够组织指挥现代条件下各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以加速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哈军工培养目标是工程师,而南京军事学院培养的是高级指挥员、高级参谋。
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等到南京接受过军事理论学习。
南京军事学院第一批学员包括:
A、上将 5名:
其中 正兵团级2人:杨得志、陈锡联;副兵团级3人:刘震、李天佑、韩先楚。
B、中将 23名:
其中副兵团级4人,准兵团级5人,正军级14人。
C、少将 24名。
哈军工招收的是学生兵,而南京军事学院招收的是高级将领。
所以说五十年代,最好的军事院校是南京军事学院,不是哈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