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北梅州,绿水青山是这里的代名词,群山耸立、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是这里的真实描摹。将镜头拉近,绿色富民的场景正一一浮现。
点亮星辰林海,激发绿色动能。12月1—3日,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在梅州世界客商中心举办,400余家林业企业参展,集中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发展成果。开幕当天,共签约63个林业项目,总金额达103亿元。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7个省(区)代表500多人参加开幕式。
本届林业博览会(下称“林博会”)由广东省林业局、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梅州市林业局承办,旨在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力打造全省大型林产品展示、交流、交易、合作平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林兴城,以绿生金。从一场盛会出发,见证一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现场签约 总金额超百亿元
作为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展会活动,广东林博会规模大、规格高、覆盖面广,既是交流合作的大舞台,也是促进发展的大平台。
如何体现?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总布展面积约1万平方米,设置有广东省综合展区、各地市林产品展区、周边省(市)展区、苗木花卉展区和“粤林+”展区共五大展区,近400家林业企业参与,展示内容涵盖森林果蔬、森林粮油、森林药材、竹工艺品、园林花卉、自然教育、营林辅助种植机械、森林防护装备、园林机械等1万余种特色林产品。同时,展出了“粤林茶油”“粤林竹品”“粤林康养”“粤林山珍”等“粤林+”特色品牌。
参展者在欣赏苗木。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森林果蔬、森林粮油、森林药材、竹碳、竹钢、竹工艺品……展会现场,琳琅满目的特色林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项目签约是大会的“重头戏”。开幕式现场签约了63个林业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03亿元,涵盖油茶、竹木、南药、食用林产品、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梅州市林业局与江苏百荟聚通制药有限公司签约的梅州市新建现代中药饮片企业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在梅州投资建设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中药饮片企业;增城区人民政府增江街道办事处与广东顺盈谷香生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的增城顺盈谷香文化生态康养园项目总投资5.1亿元,计划开展沉香种植、加工、文旅等。
此外,开幕式当日还举行了绿美广东苗木供需对接签约仪式、广东古树名木保护认捐授牌活动。
“线下+线上”齐发力,助推林业产业深度融合。值得关注的是,开幕式上还介绍了“粤林特色产品”线上交易平台,促进林业市场紧密联系、省内外林业领域交流与合作、广东林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粤林+”直播带货、“粤林+”采购商专程对接会和电商交流会,以及林业产品采购意向“圆桌”签约等活动。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也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战略牵引,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焦“以绿促发展”“以绿促振兴”“以绿促改革”,立足实体经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逐步打造“粤林茶油”“粤林竹品”“粤林山珍”“粤林康养”等“粤林+”特色品牌。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集群,持续筑牢“两山”转化底蕴,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东样板。
特产出新 林产品火热“出圈”
林博会期间,各大展厅内人潮涌动,林业企业纷纷亮出品牌产品,并结合产品生产特性花样展出,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体验、选购。
在梅州馆内,广东森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卫星下厨,现场煮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灵芝肉丸煮灵芝面,空气中弥漫的香味迅速勾起参展者的味蕾。
“我要预订两包肉丸。”“留个联系方式,以后还想多买几包。”品尝完灵芝肉丸后,市民张女士现场下单。这样的情景在林博会上屡见不鲜。
特产出新,林产品热销。黄卫星是第二次参加林博会,经过对市场的考察,他总结出消费者的两大特点:一是追求新鲜,二是注重养生。
“这正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黄卫星告诉记者,森峰农林主打林下养生产品,这次参展带来了灵芝茶、灵芝肉丸、灵芝孢子粉、灵芝酒、灵芝糖等,深受消费者青睐。例如灵芝肉丸,第一天便卖出去500多斤,供不应求。

参展商展示各类林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森峰农林是广东省林业、农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下紫灵芝生产基地面积3150多亩,单个连片种植面积为655.5亩,是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精深加工生产食品、保健品、护肤品、日用品等灵芝系列产品,直销珠三角、汕潮揭、海西区等各大城市。
据黄卫星介绍,公司依托“世界长寿之都”梅州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着力打造成灵芝品种培选、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自有品牌;采取“企业+科研机构+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菇户发展种植赤灵芝、紫灵芝,通过示范园建设、灵芝种植、加工销售,联农带农,助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发展。
另一边,广东雁归来养生产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同样人头攒动,公司员工刘莉娜正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着自家产品。
“雁归来主打金线莲产品,我们带来种苗、干品、金线莲茶等。”刘莉娜说,金线莲适合在阴凉环境下种植,很多消费者会买来自己种。
雁归来是一家集金线莲接种、组培、炼苗、种植、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专生产研发型公司,建设有标准化大棚9个,种植面积23亩,有6个金线莲优质品种,年产金线莲干品1000多斤,产值1000万元。
一场“林”味十足的盛宴正在火热进行。此外,本次展会设置了梅州客家美食区,展出了梅县盐焗鸡、蕉岭腊肉、大埔笋粄、兴宁肉鸽、丰顺黄金姜糖等当地特色美食。

各种林业产品琳琅满目,引得群众纷纷驻足。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林博会为企业搭建起了展示、交流、交易、合作平台,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架起黄金桥梁,让优质林业产品“出圈”,不断促进林业市场长远发展。
以林致富 林业产值预计250亿
梅州,因林而名,因林而兴。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先民逐山而居、以启山林。梅州人民自觉传承“植树造林、爱林护林”的优良传统,坚决守护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
近年来,梅州深入实施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持续开展“廿林添绿”等行动,引导全民扩绿兴绿护绿,奋力建设四时常绿、处处皆绿的美丽家园,打造美丽中国的梅州样板。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67%,居全省第一。
截至今年11月,全市累计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1万亩,林分优化完成面积居全省前列;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2.9万亩、完成新造林抚育17.8万亩;2024年,国储林新增收储集体林地1万亩;全市县镇村共种植绿化苗木200万株,建设主题林2335个。
梅州拥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5家、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4个(含试点),数量居全省前列。

参展商展示各类林业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林业产业是美丽产业也是朝阳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林业产业低碳环保、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市场潜力大。梅州是森林大市、林业大市,全市林地面积近12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0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近年来,梅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向山进军、以林致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文旅康养等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预计今年林业总产值达250亿元。
在梅江区,当地依托清凉山郊野公园全力发展农文旅生态产业,铺就和美乡村致富路。公园范围内各村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清凉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村,泮坑村发展草莓、莲藕、兰花等特色农产品,年营收超百万元。依托公园开发建设带来的人流,乡村民宿型生态旅游日益兴旺,世代客家、自在小院等37家优质餐饮民宿企业纷纷进驻,钧质楼民宿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和旅游示范点”。
位于五华县梅林镇琴口村的琴江园油茶生产林示范基地,1万多亩油茶果林迎来丰收。目光所及之处,晒场上、空地上都是圆滚滚的油茶果,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对鲜果进行晾晒、剥壳、选籽,一派繁忙。
五华通过实施油茶新造和低改抚育等项目,全面提升油茶产能产值,大力发展现代油茶全产业链,打造五华县茶油品牌,把油茶打造成生态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6.76万亩,年产油茶籽1500吨,实现年产值6500多万元。
……
绿色生态是最美底色也是最大财富。开幕式现场,梅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梅州将以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为契机,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谋划实施“国储林+林下经济”、山木林药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发展油茶、南药、竹木等产业,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碳汇交易等业态,让绿色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改革创新,靠“绿”生金。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抓手,梅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绘好山水画卷,交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梅州答卷。
绿美梅州成绩单
○梅州拥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
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5家
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6个)
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4个(含试点)
数量居全省前列
○截至今年11月,全市累计完成
林分优化提升31万亩
林分优化完成面积居全省前列
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2.9万亩
完成新造林抚育17.8万亩
2024年,国储林新增收储集体林地1万亩
全市县镇村共种植绿化苗木200万株
建设主题林2335个
○梅州深入实施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持续开展“廿林添绿”等行动,引导全民扩绿兴绿护绿,奋力建设四时常绿、处处皆绿的美丽家园,打造美丽中国的梅州样板。
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67%居全省第一
○全市林地面积近12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0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文旅康养等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预计今年林业总产值达250亿元
延伸
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总结交流会举办
绿美广东 绿色富民
12月3日,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下称“林博会”)总结交流会举办。
会上,主办方答谢组织单位、参展企业,并为22家企业代表颁发参展荣誉证书。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惠州市林业局、阳江市林业局、潮州市林业局、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林业局、省林业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梅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作总结讲话。
据悉,本届林博会以“绿美广东,绿色富民”为主题,成功展示了广东各地市林产品概况,促成了一批丰硕的贸易合作,具有以下亮点:
一是参会人员范围广。本届大会不但邀请到国家林草局、省人大常委会以及省政府和省直有关单位领导,同时还邀请到了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兄弟省(区)代表,省内各兄弟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林业行业协会、林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采购商及经销商等500余人出席,400余家林业企业参展,共同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广东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进一步凝聚行业发展共识,谱写绿色发展新未来。
二是展示内容涵盖广。本届林博会牢牢抓住“林”字这个关键,将各地独特的“林”元素贯穿于林博会筹办的全流程各环节。展会设置有广东省综合展区、各地市林产品展区、周边省(市)展区、苗木花卉展区和“粤林+”展区共五大展区,展示了涵盖森林果蔬、森林粮油、森林药材等1万余种特色林产品,展会现场产品丰富、亮点纷呈。同时,还展出了“粤林茶油”“粤林竹品”“粤林康养”“粤林山珍”等“粤林+”特色品牌。活动期间,累计吸引5万人入场参观。
三是产品销售渠道广。本届林博会通过同步对接网络营销平台,建立线上展示交易平台,创新推出云上博览会。线下展览采用“1+N”模式,即1场开幕式、1场线上+线下产品展览展示、1场招商引资签约仪式、1场直播带货活动、1次产地实地考察。本届林博会在传承往届林博会开幕式、贸易签约、研讨交流、现场推介的基础上,不但邀请多名网红大咖在广东林业、梅州林业、腾讯视频等直播平台宣传,还邀请央广网、中新社等20余家知名媒体向全国实时展现本届林博会盛况,交易面持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展会期间,江苏百荟聚通制药有限公司与梅州市现场签约10亿元的中药饮片投资项目;广州市与广东顺盈谷香生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达成5.1亿元的生态康养项目;清远市与广东良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达成2.8亿元的南药新田园综合体发展项目;江门市与广东华南鹤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达成2亿元的沉香种植产业园项目等。签约交易成果丰硕,创首届林博会以来的历史新高,全省林业经营主体和品牌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截至目前,现场签约共计63个林业项目,签约金额高达103亿元,苗木供需对接签约仪式企业10家。各大媒体总发布新闻报道320余篇,全网阅读超过1亿人次。
接下来,梅州将以本届林博会为契机,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优势,持续擦亮广东林博会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力争培育更多林业加工型、服务型龙头企业,做强做优本土林业产业集群,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本届林博会,梅州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区)和省内各地市的林业贸易投资合作和产业交流协作,共享合作发展成果。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韩华华 曹元章
【作者】 陈泽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