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本就是难得之事,而河南郑州的一位90后退伍小伙,在三个月时间里连续捐献两次。履行自己许下的“生命之约”,为同一位血液病患者再次带去生的希望。
史润鹏正在进行第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
11月25日一大早,时隔3个月,史润鹏又一次来到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有了经验的他更加从容,不停地抓握手中的爱心球,保持血液循环顺畅。第一次捐献完之后,患者身体恢复得不是很好,史润鹏说感觉自己没帮上什么忙,“希望再次帮到他,能让他的身体好转一些,早日战胜病魔。”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史润鹏成功捐献“生命种子”,成为郑州市第498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连续多天注射动员剂,再加上加班干活,史润鹏很是疲惫。但想到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他觉得一切都没什么。
史润鹏:“捐献过程很安全,就是有点腰部酸痛、浑身无力,但是能承受,毕竟还年轻,身体素质也还行,帮人帮到底。”

捐献完成后,史润鹏与荥阳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队长合影
这场“生命之约”还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刚退伍的史润鹏在一次无偿献血时,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6月,他接到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毫不犹豫同意了捐献。在他看来,自己满腔热血,虽然没有留到部队继续保家卫国,捐献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帮助别人。
面对他的决定,家人刚开始并不同意,认为这是“抽骨髓”,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史润鹏耐心解释安抚,让他们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方式变成了外周血提取,和献血一样安全。后来,看了相关的科普,家人慢慢也都接受了,开始支持史润鹏。
史润鹏:“家里人有事没事儿就做点儿有营养的东西,给我补一补。第一次捐献完之后,我妈做了乌鸡汤,这一次想吃红烧肉。”

史润鹏8月15日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场景
在史润鹏的积极配合下,8月15日,第一次捐献顺利完成。没想到两个月后,他接到一个令人揪心的电话,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急需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
郑州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和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李宁说:“史润鹏救人的心,是从来没有动摇过的,这个小伙子很了不起,真的是蛮感动的。”

史润鹏第二次捐献获得的荣誉证书
三个月捐献两次造血干细胞,这样的事例着实不多。据郑州市红十字会数据,第二次捐献细胞类别包括捐献淋巴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于捐献者来说,能够配型成功捐献一次已经很伟大了,捐献两次更是难得。目前,郑州入库的志愿者有63000人左右,二次捐献的一共有13人,其中11人捐献淋巴细胞,2人捐献干细胞。
两次捐献对史润鹏来说弥足珍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高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给更多患者带去活下来的希望。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你的样子,是帮人帮到底,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你的样子,是用满腔热血,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你的样子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本文出自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监制|李天娇
编辑|刘婷婷
记者|田萌 齐鹤 王妍斐
新媒体编辑|章宗鹏